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记我县书法协会秘书长王文甫

1已有 1638 次阅读  2012-04-24 08:09   标签书法  秘书长 

近日,一座荟萃国内外当代名家书法作品、碑刻和园林建筑艺术,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于一体的书法主题园林——“墨宝园”即将在通榆开园。园内琳琅满目的书法碑林中,一块刻有王羲之《兰亭序》的石碑尤为醒目,精美的石碑上金色的文字跌宕跳跃的风姿、骏快飞扬的神气,将原书作的神韵展现得栩栩如生。将这篇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艺术瑰宝灵动地镌刻在这块石碑上的人就是我县书法协会秘书长王文甫。

  王文甫是土生土长的通榆人,1968年出生于兴隆山镇兴盛村,家里祖祖辈辈都是靠天吃饭的农民。由于家里贫困王文甫初中毕业就辍学回家务农了,从学校回家,书包里除了几本课书以外,还有一本让他爱不释手的《中学生毛笔字帖》。这本字帖成了王文甫学习书法的“启蒙老师”,字帖上疏朗开阔,清秀方整的柳体字让他痴迷,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烧水做饭,他的头脑里装满了字帖上的毛笔字。只要手是闲着的,他必会用手指或在地面上或在半空中比比划划,一本字帖临得倒背如流。以后他一有机会就去县城买来字帖继续临摩,在对欧、柳的长期临习中打下了坚实楷书基本功后,他不再拘泥于一个时代一种书体,更不拘泥于一家一派。1985年王文甫报名参加了河南一所书法函授培训班,通过书信往来,指点书法作业,一年下来,得老师指点,他开始转学隶书,对华山碑、乙瑛碑、史晨碑、张迁碑以及泰山石刻情有独钟,他从各种碑体中汲取丰厚的艺术营养,逐渐形成了自己融汉隶、北碑、帖学于一体、拙中见巧的独特书风。

  由于对书法的酷爱,一直闭门练字的他也慢慢结识了一些同道的朋友,1986年,在朋友们的引荐下,他来到县文化馆, 认识了县内有名的画家刘佩衍、安学贵、马丛瑞、白光耀等。几位老师对王文甫书法的执着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无条件地教他练起字来,从握笔到书写,规范细心的指导与帮助,让王文甫感动不已,书艺提高也很快。

  1989年开始,习书十余载的王文甫以柳体结其骨,以北碑丰其韵,书体逐渐血肉丰满、骨强韵胜,周围人们的夸奖并没有使他满足现状,他想知道自己的书法究竟到了哪种高度,为了寻找答案,他陆续参加了许多国内的书法大赛,书法分别获海峡两岸“王子杯”银奖;获二届“联谊杯”、“全国人体科学书画展”三等奖;“中日书法美术展”、“95三国文化书画艺术展”三等奖;第三届国际“金鹅奖”铜奖;“99国际老年人中国书画大展”书画名家创作奖等十几项荣誉,作品入编各类作品集、大辞典几十部。

  外界的褒奖给了王文甫无穷的动力,他愈加博采众长,开始涉猎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喜欢读中国古代的文史著作。他觉得一个文化大师或博学多才的人,不见得成为一个书法家,但是一个将书法当作终生追求的人,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植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王文甫师法名家、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集端庄、秀丽、飘逸之气于一体的独特风格。

  1997年,在县文化馆几位书画前辈的鼎力支持下,王文甫平生第一次举办了个人书法展,作品展在县政府南墙上,80余幅创作作品含盖了真、草、隶、篆各种书体,由于生活拮据,所展作品均由王文甫用廉价的纺绫纸手工装裱而成,而具有深厚功底的书法作品引来了许多人前来欣赏,在当时的小城轰动一时。

  1999年,向海寺重建,从外地请来了石匠刻了两块功德碑,立碑的第二天,王文甫来到向海寺看到了碑石,练得一手好字的他对石碑上的字很不满意。他去找寺内住持,将自己的想法一说,住持问:“你会刻吗?”“有工具我就会”,王文甫信心十足,住持一句话没说,转身从后殿拿来一件刻字机放在他手里。拿着沉甸甸的刻字机他很庆幸为自己的一手好字找到了一个施展的机会。从此,任凭寺外游客的喧嚣,他内心始终保持着一份宁静,集中心思一笔一画、一锤一凿地刻着石碑。如今,走进香海寺,寺内所有的石刻和匾额都出自他的手。

  文史学者郑逸梅在《刻碑名手黄怀觉》一文中感叹道:“碑碣大都由名人书写,然后付诸刻手,书法虽佳,倘没有好手镌刻,也就不能表现其风神与笔势,落入凡庸凝滞中了”。如今,墨宝园内王羲之的《兰亭序》、怀素的《千字文》、柳公权的《玄秘塔》、赵孟的《后赤壁赋》、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以及墨宝园中心岛上最高的一块风景石上正面题有毛泽东诗句“风景这面独好”,背面刻有书圣王羲之兰亭序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等所刻作品足以证明了王文甫书法艺术的至高境界。

  走在书法艺术道路上的王文甫,在喧哗中啜饮着孤寂,在孤寂中反刍着幸福,走在这样的书法道路上,王文甫忙碌着,也快乐着。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