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意境”研究的学科建构──杨州大学/古风《意境探微》(台湾 廖曼虚 推荐)
──台湾南投/廖曼虚(“虚境(美)学”学科概念之创建者;
开山命题:“虚境蕴美”与“三象造境” )
学科建构,是现代意境研究的最终目标。
30年代起,老舍先生将意境范畴和司空图、严羽、王夫之等人的意境观点,引入《文学概论讲义》之中。
40年代,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专列一章谈“诗的境界”问题。这些是最早将意境研究引向学科建构所作的努力。
进入80年代以来,一方面意境研究以突飞猛进之势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一方面意境研究成果及时地 建构在各类文艺和美学著作中,最终形成了意境学科。总体来看,有以下几种情形:
⑴意境被建构在当代文艺理论的体系中,如黄世瑜的《文学理论新编》和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等;
⑵意境被建构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体系中,如陈良运的《中国诗学体系论》和祁志祥的《中国古代文学原理》等;
⑶意境被建构在当代美学理论的体系中,如丁枫、张锡坤的《美学导论》和杨辛、甘霖的《美学原理》等;
⑷意境被建构在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的体系中,如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和郁源的《中国古典美学初编》等;
⑸意境被建构在部门美学理论的体系中,如肖驰的《中国诗歌美学》、金学智的《中国园林美学》和胡经之的《文艺美学》等。
在现代意境研究中,最大的收获,则是意境学科自身的建构。近百年来,经过前80年的研究积累,到后20年则使研究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即由个别的、一般的研究进入到全面的、系统的研究阶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有关“意境”的资料搜集和文献整理。 这是意境研究和学科建构的基础。胡经之先生主编的《中国古典美学丛编》(1988)、贾文昭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论类编》(1998)和《中国近代文论类编》(1991)中,都收集了历代大量的意境资料。 到陈谦豫等先生编的《意境·典型·比兴编》(1994)一书出来,则更凸出了“意境”资料专集的性质。从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中,选择“意境”数据,并编辑成书,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 这些先生发扬“予任其劳而使人受其逸,予居其难而使人乐其易”(清人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自序》语)的学术精神,所做的工作为广大意境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其次,关于意境研究论文的选编。 80年代中期,南开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编辑出版了《意境纵横探》(1986)一书,共收入15篇论文,另附录一篇“建国以来意境研究重要论文目录”。 看来这不像是一本“意境论文选”,因为其中有6篇文章注明作于“1984年”。这倒像是编者按“意境专题”约写的论文集。这个论文集几乎涉及意境研究的主要领域,基本上代表了80年代初期的研究水平。在当时,它是人们所能够看到的唯一的一部关于“意境”的专书。它的出现,不仅对80年代后期的“意境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为意境学科的建构放射了一颗“信号弹”,正式宣告了“意境学科建构时代”的到来!
再次,意境研究专着的出版。 到目前为止,已先后出版了6部意境研究专着,分别是:
1. 刘九洲先生的《艺术意境概论》(1987):刘着是现代意境研究的第一部专着,开辟山林,功不可没。此书前9章所涉及的问题,都是学界谈论较多的。著者将其梳理,建构成一部专着的框架,当然也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该书的创见在于后4章,即分别论述了意境与虚静、移情、通感和灵感等问题,在意境的心理学分析方面有所建树。
2. 林衡勋先生的《中国艺术意境论》(1993):林着重在历史研究,其第二编的5章内容,实际上是一部“意境史”专着。同时,作者从中国语言文字角度研究意境,精见其间,富有意新。
3. 蒲震元的《中国艺术意境论》(1995):蒲着对意境的研究,有两大贡献:一是结合艺术实践与审美,对意境的历史形态作了独到的分析。更为值得注意的是,他提出了“原始形态的意境”一说,将意境研究的触角延伸到了原始艺术领域,论述了原始彩陶、岩画上所表现的“原始意境”,并十分敏锐地指出了“人与生物混形”和“人与自然接合”的现象。这种看法不仅是敏锐的,而且在现代意境研究中是第一次。 二是对意境深层结构中“气之审美层次”和“道之认同境层”的内涵、特征,进行了深入的论述。这是该书最为精彩的部分。
4. 夏昭炎先生的《意境—中国古代文艺美学范畴研究》(1995):夏着虽没有超出人们的研究范围,却做到了材料丰富,见从己出,也是一部内容实在的好书。
5. 蓝华增先生的《意境论》(1996):蓝着有理论研究,有意境史研究,有专着研究等,广涉意境研究的各个领域,是作者多年来从事意境研究的成果汇编。 蓝先生虽然成书较晚,但起步却很早,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具有影响的一位意境研究者。在该书中,他对艾青和朱光潜“两种意境观”的比较,以及用意境理论分析当代藏族诗人饶阶巴桑的诗歌作品,都令人耳目一新,对于意境的现代转换具有示范性的学术价值。
6. 薛富兴先生的《东方神韵——意境论》(2000):薛着的作者较为年轻。该书是在他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经名师指导写成的。 虽然所论及的都是现代意境研究中的基本话题,但却作了新的探索。 其中最为明显的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宏观的视角,把“意境”范畴置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和文艺学的网络结构中,予以层层分析,故有较强的思辨色彩,也时有精当的论说片断; 二是结合诗歌、书法、绘画和小说的“中国古典艺术史”,研究作为“古典主义的艺术审美理想”的意境的“生成和实现史”。这是一部富有思想的书。
总之,以上六位学者对于意境学科的建构都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这些论着的出版表明,意境研究作为一个专门之学,已经基本成熟了。
稿件来源:1.光明日报(“曼虚仙客”整理推荐)
原文出处:2.古风,《意境探微》,江西南昌市,百花洲,2001,12月初版。页19-23.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