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的艺语录 作者:李可染 发布时间: 2010-11-09 11:37:09
关键在论,在艺术观,结合史论,遍读名画,要读进去,读懂。临画不仅临古代,也应包括现代,临局部,最好的精品可以全临。持正者胜,容邪者殆,搞学问路子一定要走正。艺术家是自然规律的探索者,我国自古以来,那么多有才能的艺术家在那里辛勤地探讨了几千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绘画史来看,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微小的,能够把历史向前推动一点就了不起。因此,前人的经验必须认真学习,遗产必须继承。
任何一种画法,都只是一个方面,我的画法是一种,学我的画,但自己也要创造。要以传统为基础,然后根据自己的感受再创造。「集名家之长,成一家之体」。传统、生活底子厚很重要,是创造的根本。中国画的传统,虽然是生长在封建时代,对今天来说是有缺点的,但总的来说是非常的辉煌伟大。它在世界艺术中可以说自成体系,独树一帜。
中国从很古的时候,就把「形」和「神」的关系提出来了,这是很了不起的认识。中国画突出的一点,是对笔墨的使用上。黑色在自然界只占很小一部分,但中国画却把黑色强调为主色。笔墨用得好,单一的黑色能有丰富的色感,甚至使人感到神奇。
贵在「真传」?「学」而后「创」
学习传统,贵在直接传授,即所谓「真传」。再就是间接传授,看原作,读原著,听人介绍。间接传授比直接传授差得远。大凡技艺上的事,往往不是文字足以表达;你用廿万字,不能教会打太极拳。文章写的再好,也不能说透艺术技法的微妙。有机会见一些有成就的大师,看他们画画,亲聆指教,其收获不是读几十万字的文章所能代替。我跟齐、黄两位老师直接学习,所得到的教益,终生难忘。
有人反对学别人的画,说学他不要像他。学老师不要像老师,否则没有出息。这种说法可能出于好心,似乎主张创造,这对食而不化的人有针对性。泛泛而论,有点片面,是把创造看得太容易了。
「学」而后「创」,一开始谁像谁是很自然的,我以为,也没有什么不好。先把别人的本领学到手,再广泛吸收,加上自己的生活实践、感情体验、个性、爱好的发展以达到创造,这是学习绘画的正常规律。
艺术上的创造谈何容易!它是在一定条件下自然形成的。黄宾虹常说:「学艺不可求脱太早」。齐白石的风格,六十岁后才逐渐形成,当然这可能是晚了一些,条件不够而奢谈创造是徒劳。齐白石曾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后一句就是直指终生食而不化的人说的。
「像」与「不像」是相对的,但又是相反相成的。
齐白石在湖南家乡学何绍基的字,非常像。到北京以后,眼界宽了,觉得「何字」格调不高,于是改学金冬心,学得很像,可以乱真。后来改学李北海,时间最久,功力最深。结体笔势都相似,最后兼学汉碑、魏碑.篆隶……脱化出来,加上自己的创造,形成个人的风格,但我们还能隐约看到李北海的影子。」
学习传统,师承前人,都必须钻进去,钻进去以后定要脱出来。有的人不愿进去,有的人进去了不愿出来,前者是虚无主义,后者是保守主义,两者都不懂得相反相成的道理,对于学习前辈艺术家,学习传统,我的体会是「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画画不能「求脱太早」。学习传统要进到传统中去而后求脱。学习现实要深入到生活中去而后求脱。两者都不要求脱太早。黄宾虹说,华新罗求脱太早,画虽然很俏,但很单薄。想马上见效,一下子形成风格是很危险的。「求脱太早」是抱负不大的表现。过早会脱离现实。 学习要看得进,才是有真抱负。
艺术是长途赛跑,不是百米冲刺。要不断到自然界中去观察、去研究,树木、山石、船只、房屋的规律,到底是怎样的,笔法到底是怎样的……黄老到八十岁后才开始追求「黑」的境界,齐老中年还在学金冬心。
否定师承,想走捷径,是行不通的。
突破窠臼「进」而后「出」
我们的艺术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实践,突破前人窠臼。有些画家,钻在传统的圈子里,局限于古人的一点画法招数,像孙悟空在空中翻跟斗,总出不了如来佛的手掌心。
真实的东西总是变化无穷;自然界蕴含的生命也是变化万端。例如树,要画得丰富,就要对树经常观察,认真描绘,要胸中有万棵树。画树和打拳一样,招数很多。这很重要,你只有一两招,一打就被人打趴下了。石涛的画,招数就多,正是他不同于别人的地方。看他的画,水、船、岸,有时不作交待,但好极了,别人就办不到。
一个艺术家必须有直接经验(观察写生)、间接经验(学古人成就)。创造,乃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发展。
清代,是画史上的下坡道.是腐朽期。但在考古、金石的发掘、研究上,有很大贡献,使中国画的线条有雕刻感。齐白石笔力抗鼎,有雄健刚正的力之美,是绘画线条融入金石、具雕刻表现力度的结果。他从工匠画吸收了民间艺术的纯朴味,又从士大夫文人画那里融合了传统古典艺术。他不仅是画家,而且是伟大诗人。中国古语云,要于「画内求画」,还要「画外求画」,树根深而树干壮,绝不能像单根细苗「豆芽菜」。齐老先生正是一个「大天才」,又用了最笨的功夫,造就了他杰出的艺术。「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是传统与独创相统一的高妙总结。
我说学传统,要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那是千真万确的。没有投入最大的功力,奢谈研究传统,是根本钻不进去的,也是不可能真正懂的。
中国画确有宝贵的精华,但对中国传统的学习、理解,必定经过艰苦曲折的摸索过程。开始,我对董其昌的画是不喜欢、不理解的。看不懂好在哪里。当然,它的意境实在没有什么独到,但笔墨太精彩了。一开始,不懂它。我喜欢八大的画,后来慢慢从八大的画中,看出了董其昌的影子。八大的画精彩处全是从董其昌演变出来的。我才又折回,细看董其昌的画,才看出他的用笔用墨妙极了,没有一点渣滓。「清」极了,所有的物象都像是月光下的世界里,都是透明的,真像水晶宫一样。」
对传统必须下大力去研究。宾虹老连对晚清的东西都很重视,即便是清代艺术走向衰落的情况下,也有很珍贵的东西。王石谷的画是很「甜」的,像糖水、橘汁。「甜」在东方艺术中是和「俗」、和「平庸」联在一起的。但黄宾虹硬是从「四王」:王石谷、王时敏、王原祁、王鉴的画中学到很多东西。黄宾虹的山水画由此嬗变、升华到震撼百年的新境界、大境界。其所谓:「传统沙里金。」学习传统,要有分析,要有「师学舍短」的精神。
生活?创新
关于生活方面,说起来应该比传统更为重要。生活是艺术的惟一源泉,这是非常正确的。传统要发展,还必须拿到生活中去考验。传统要变革,要发展只有到生活中去,才是惟一的出路。
创新不是凭空创出来的。
创新,就是在生活中发现了古人没有发现的东西,通过艺术表现出来。前人的创造很多很多。相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是很伟大的,但与大自然比较起来又是很渺小的。所以,觉得古人什么东西都好到顶点了,是不对的。保守是错误的。传统的东西,拿到生活中去,思想感情对不上口,怎么办?就得变革。鲁迅先生讲过,对旧的东西,必须有所删除,有所增益,其结果就是变革。
我们到生活中去,就是对传统的再认识,要继续去发现自然的奥秘,去发现前人还没有发现的东西。到生活中去马马虎虎是不行的。我去黄山,见许多学美术的青年画速写,有的拿来给我看,我问他们一天画多少张,他们有的一天可以画三十张。我看这样画一点用处也没有,仅仅把自然界记录成了一些简单的符号,回到家里,还是照老一套、一成不变的去画,没有研究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一个画家应是大自然规律和艺术形象规律的探索者。山,到底是什么结构。树,到底是怎样穿插。云,到底是怎样浮动。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已经都认识了。对客观世界要抱着一个小学生的态度,要非常虚心才行。
常常看有些人的画,到四十来岁就定型了,就终止了探索,停滞不前了。自然谈不到创新。荆浩在太行山上画松,「凡数万本,方如其真」,「真」就是「自然」的规律,了解大自然的规律才能创造。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原料和起点。生活是艺术的母亲、土地。但生活不等于艺术。生活像矿石,艺术像钢,生活不经加工,无论如何不能成为艺术,加工要千锤百炼,才能使百炼钢成为绕指柔。平均对待生活是错误的,不管主观意愿如何,必须要剪裁。一个人若想一点不差地再现自然,一生也不会画完一棵树。中国画敢于大胆剪裁。
中国的山水画,自从明清以来,摹帖成风,张口闭口似某家笔意,使山水画从形式到内容都失去了生命力,虽不乏像石涛这样敢于革新的山水大家,但有创意的高手毕竟寥若辰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脱离生活,丢掉了「师造化」这个传统,因而缺乏创造精神。
石涛之所以有成就,除了其它条件之外,还因为他立定精神,遍历名山大川,有寺院接纳他。他交游广,看到很多名画,大开眼界,增长见识。论条件,我们比石涛那个时代优越,「游遍天下名山,看遍天下名迹」,深入「师造化,学传统」,已经不是可望不可及的事了。古人几个月才走完的路,我们几天就到了。古代的优秀作品不但可以看到,而且,容许较长时间地观赏、临摹和学习。所以我们完全有可能超越石涛。要有决心、有信心,突破古人,超越前人。要有这样的胆量,深入生活,勇于实践,去创造有灵魂、有意境的作品。深入研究传统,绝不意味着复古和保守,主要还在于发展和创新。要发展就必须到生活中去,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
从画家的创作来说,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为重要,亲身感受强烈才能有所创造,前人总是不可能尽情的说出后来人自己的内心感受。时代变了,思想感情变了,内容变了,技法一定要变。技法也应当是发展的。有些人专以仿古为能事,没有自己的感受注入作品中,自然就会陷入公式化。这不是学习传统正确态度。
中国书传统中有糟粕,我认为主要就是公式化。元代以后,公式化是很可怕的,很多山水画家一点亲身感受都没有。脱离生活,脱离真实而成为没有生命的躯壳。明清两代很多画家丧失自已的亲身感受,层峦迭嶂必仿黄公望,雨景山水必仿米元章,寒林平远必仿倪云林。王原祁笔墨线条的功力好的不得了,但他的画一点自创意境也没有。
反对公式化,并非不要规律。
公式化是规律的简单化和僵硬化、固定化。而任何富于创造性的艺术都是有他自身的规律的。中国画传统中的精华,我认为正是它从来就反对自然主义,也反对公式化。既讲求规律,又发展和发现新规律,从而富有巨大的生命力。像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这样的作品是非常激动人心的。
有人问我,为什么爱画影子? 生活中如果有很美的影子,对这些美的影子由于诗化而形成的新的意境,又有着不可言传的强烈、新鲜的感受,为什么不尽情表现?古人没有画过的东西多的很吶!
要追求新的东西是一定会失败的。失败越多,碰到的问题越多,办法也就越多。克服困难要有韧劲,所以必须要用尽心力。古人讲:「失败是成功之母。」是很深刻的。怕失败是没有出息的。要用心画,不怕失败。做学问应该是不怕失败的人。往往从不失败的人到最后是彻底失败的人。一个人如果总是只画他那一套,几个山头,几棵树,几间房子摆来摆去,总不失败,十拿九稳,就只能像驴子推磨,总是在原地转圈而已。
创新,在文化方面有两个内涵。一个是继承,一个是发展。创新必须有一定条件,它们是:
一、 对传统中最优秀的东西要吸收。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是世世代代在研究、在创造的总积累。并不是从某一点开始,不是从你那儿开始。
二、 对腐朽的、不符合今天要求的东西要扬弃,要创造符合时代精神的东西。这也需要胆量。「可贵者胆,所要者魂」。
三、 要符合今天历史的规律,要指向前方,指向未来。客观时代的需要,有它自身的轨迹和标准,绝不以任何人的主观需要为转移,为标准。当然,真正的创新,谈何容易!
艺术要向天向地。天,是理论观点,地,是亲身实践,要深思多画才行。完全沿用传统的方法也是不行的,要创造。
看别人画,看古画,记构图,分析意境,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同时,在看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智慧。要善于学习,「师学舍短」。要善于分析,从别人的启示中来施展自己的智慧,要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吸取面越广越好。
画,应有特色(奇),有风格(个性),有创造(发展、变革)。但初学者要老实。风格、特色、新的创造,都是在生活矿藏之中千锤百炼,逐渐陶铸出来的。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