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笑话连篇

1已有 1439 次阅读  2013-06-16 10:18   标签style  笑话 

笑话连篇

小五

 

1.  我父母都是文人。我在一个文学家、艺术家云集的大院里长大。文革时,这些“家”们都下放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有位老太太是延安时期的老干部。一天拿碗去“牛棚”食堂打饭,遇雨,在农民家屋檐下避雨。一农妇见她满头白发,穿的邋邋遢遢的,“啪”的在她碗里扔了一块红薯。老干部说“我不能吃你的东西,我们是有纪律的。”农妇大笑:“咦——?要饭的还讲啥纪律嘞。”

 

2.  小学教室,老师正在提问。

老师:“春风杨柳几千条?”

学生:“万千条。”

老师:“六亿神州怎么尧?”

学生:“尽顺摇!”

 

3.  为了普及革命样板戏,省歌舞团各派革命群众组织争相排演革命样板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因为分了派,人手就不够。主要英雄人物由正式演员担任。那些匪兵甲乙丙和土豪劣绅之类的反面角色则由其他人员临时客串。演到南霸天祝寿一场,手风琴手饰演一老土豪。根据剧情,他需反复上场、下场,还要做寒暄状和各种反派人物经常作的丑态。手风琴手因为怯场,上场走了一趟就趁着混乱溜到幕后去了。气的舞台监督冲他大喊:“xxx!你的香皂只剩半块了!”

(注:那时,每场演出给演员的“红包”是一块香皂)

 

4.  居委会的大妈开批斗会,斗一地主婆。地主婆百般抵赖,大妈们狂呼口号“打倒狡猾!”“油炸xxx!”“醋溜xxx!”“清蒸xxx!”

               

5.  七十年代,日本进口化肥的包装袋质地不错,像尼龙一类的。队干部们就用染料染了做成裤子,结实耐穿。那时是集体经济,化肥袋子也不是谁都能拿到手的。群众编了顺口溜:大队长,小队副,一人一条尼龙裤。前边是日本产,后边是“尿素”,还有“50公斤”大屁股。

 

6.    1964年,俺妈到河南信阳地区搞“四清”。信阳地区和湖北省搭界,盛产稻米茶叶,是河南著名的“鱼米之乡”。但是农民穷的叮当响。干部下去搞“四清”,和农民“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天天吃不饱,饿的四肢无力,眼冒金星,很多人都浮肿了。组织上怕干部饿出毛病,每周把省城来的干部集中起来吃一顿饱饭。对外称“开会”。

     村里的农妇,除了和男人一样下田劳动,还要洗衣做饭纳鞋底子。纳鞋底子一般在晚上进行,一群妇女扎堆儿(可省灯油),家长里短说笑话。

一农妇说:人家宋美龄,那才叫享福嘞。人家纳鞋底子时,桌上要摆一罐红糖,一罐白糖。想吃红糖就吃一口红糖,想吃白糖就吃一口白糖。鞋底子嘞,想纳几针就纳几针,不想纳了,就扔一边!

 

7.  不知不觉,头发白了许多。白头先白鬓角的居多。可俺却在右鬓角先白了一缕,十分扎眼。每次理发,发廊小姐都极力撺掇俺染发。俺说:“没有白头发的老太太那才叫怪物呢。”众人皆笑。

回家说起染发的事,俺问儿子“想不想让妈妈染发?就像满街筒子的老太太似的,头上盛开一朵白芯黑菊花。”儿子急了“千万千万别染!妈妈你知道吗,你很酷哦!你特像身怀绝技的人!武打片中都是这样的。”“?”“妈妈你看,武打片中,男的打不过女的;年轻的打不过年老的;正常人打不过残废。所以呀,最最厉害的角色是残废老太太!一缕白发是很经典的厉害标志呀。”“!!!

 

8.   小学生“减负”以后,作业少了。语文课,每课的生字,抄写两遍再抄一遍老师组的词就算学过了。这么少的作业量,显然和孩子的认知规律不符。因此,给儿子生字组词听写就成了我每周一次的必修课。

为了让儿子掌握更多的词汇量,我每次都用生字组不同的词。但儿子老提抗议,说只能按老师组的词写,凡是老师组的不一样的,统统算错,老师会打叉的。一次,我用“顿”组“停顿”,儿子楞了,不知所云。我提示,也是“顿号”的“顿”,或组“顿时”也可。儿子直着眼想了半天还是一头雾水。我只好让他看课文。儿子大怒,“你组的不对!老师组的不一样!这明明是牛顿的顿嘛!”

原来,老师用“顿”组的词真是“牛顿。”

老师组的经典词汇还有:

叙——叙利奥(课文中一个意大利男孩的名字)

汇——双汇(双汇是一家河南肉类加工企业。和课文毫不相干)

迪——巴迪(课文中一个外国男孩的名字)

—磨平

 

9.  小学数学课,老师:“今天讲新课,二十,四时,记时,……”“老师,2040,接下来应为6080,什么叫继10呀?”这老师慢慢悠悠地说出最后一个字“……法。”同学大哗,不知所云。老师只好在黑板上写:“二十四时记时法 ”

断句出错,效果就这么搞笑。

 

10.  儿子小学时用“既……又……”造句:“我既听话又可爱。”

老师打了个大大的叉。错题是要订正的,儿子不解,问:“妈妈,哪儿错了?”俺说:“在老师眼里,你既不听话又不可爱。”“那我改成‘老师既听话又可爱。’?”“不行。凡是诸如此类的句子,统统用第三人称,什么小明,小红,小强……都行。明白?”儿子听话,按俺的意思改了,但他肯定不明白为什么。

 

11.  在学校的黑板报上,有一段英文,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Good  good  study ,
Day  day  up!

 

12.  在内蒙,一老乡去理发。正洗头呢,老乡要擤鼻涕,大叫“俄洗洗卜涕,俄洗洗卜涕(我擤擤鼻涕)”。理发员说:“洗洗不剃也是两毛五!”

 

13.   1971年“913事件后,内蒙兵团的战士向草原牧民传达中央关于“913事件的文件。当讲到林彪一伙“披着马列主义的外衣”时,战士问:知道马克思吧?牧民们答:知道。战士又问:知道列宁吧?答:知道。此时,一牧民顿悟,振臂高呼口号:快把列宁的外衣还给列宁!

 

14. 超市的促销广告:

牛肉松

鸡肉松

鱼肉松

猪肉松

儿童肉松

一律七折

牛肉火腿肠

鸡肉火腿肠

鱼肉火腿肠

猪肉火腿肠

儿童火腿肠

一律五折

这广告怎么越看越吓人啊?

 

15.  老公有一哥们,年轻时带着女朋友回家见未来的婆婆。女朋友倒不见外,拉着老太太亲热的不得了“俺这个人吧,哪都好,就是有一点小毛病:爱吃一点,爱穿一点,爱玩儿一点。”

女朋友走后,老太太叫苦不迭:“还说是一点小毛病呢!好吃,懒做,还爱打扮,这不都占全了吗!”

 

16.  五十年代,正和咱大哥——苏联人要好的时候,河南文艺界接待来自苏联的艺术家代表团。分别时,苏联艺术家与河南的艺术家依依惜别。火车开动了,双方用俄语喊“达斯维达尼亚(再见)!”一豫剧老演员喊的是“达——斯——维,大娘!”(用河南话才出效果)

 

17.谁更牛

包头人经常自称""。湖南人四川人经常自称"老子"。呼和浩特人最牛,人家的第一人称是""

在呼市,老子对儿子说:

"去把烟给爷拿来!"

儿子说:

"你又抽烟,爷不想给你拿!"

 

18.入乡随俗

俺哥酷爱旅游。一次进山去看大瀑布,迷路了,遂问一放羊老汉“大瀑布在哪?”老汉说“没有啥布呀。”俺哥又问“有没有很多的水从山上哗哗地流下来?”“咦,你说的是大跌水呀?老有,老有!”

俺哥回来告诉俺“入乡随俗,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没得错。”

牢记俺哥的经验教训,到集贸市场买农民的菜,俺用河南话问价,人家农民反而用普通话回答俺。

农民的哥哥没准儿也教导过他了:要入乡随俗。

 

19. 看“黄书”

听俺的老师讲,八十年代,他的同学在某美院附中任教。一天,经过学生宿舍,看见一学生将一个黄色的什么东西飞快地掖在褥子下,且神色慌张。老师想一定是本“黄书”,便喝令学生交出来。学生红着脸扭捏了半天极不情愿的拿出书来。老师一看,傻脸了,原来是《共产党宣言》。老师奇怪了,“看《共产党宣言》干嘛还鬼鬼祟祟的?”

“怕同学笑话。”

“那为什么还要看?”

“好奇呗。”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