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境思法 自在于心
已有 1988 次阅读 2011-11-21 14:54 “解衣般礴”一语,已成为中国画家之口头禅, 说真正的画家必须心有主宰,胸储造化,不受世俗束缚,擅打破清规戒律,始能有不朽之作。然能做到者必须思想集大成,观境思法,自在于心。当下的中国画圈子多取传统之皮囊,入时尚之馅儿。表象状态好做,思想难做。 宋人郑刚中在《论郑虔 阎立本优劣》中对郑虔有这么一段描写,“虔高才在诸儒间,如赤宵孔翠,酒酣意放,搜罗万象,驱入豪端,规造化而见天性,虽片纸点墨,自然可喜。”“故胸中有气味者,所作必不凡,而画工之笔,必无神观也”由此不难看出画者要想做到“解衣般礴”必先观于境、思于法,做到万境归心,率性而为,方能出神入化。
我曾写过一篇关于《觉而清》的文章,说万物都有觉,人之觉靠看,听、嗅、触、品。我们讲寻求造化之功,取法自然,然自然之法恰恰需要我们通过一个“觉”字来完成。觉之初为混沌,一切皆为茫然,初学中国画时多难以着手,实为混沌所致,久经思考与实践会自然剥离,剥离则多求其变,乃人之性情、欲望所致,人是有性情的,艺术也是有性情的,人是有欲望的,艺术也是有欲望的。思考于自我,取万物之情感,自然会成自我之法度,其法必然与前人、同伴拉开距离。记得有一次我带学生外出写生,大家看到眼前的美景各个蠢蠢欲动,我一直没有让大家动笔,先让大伙感受感受,有些同学不明我的用意,我就带大伙先走了走,走到一棵小树旁,我问同学知道不这棵树的年龄,它为什么长不大,它见过多少人,咱们说话它可听的一清二楚奥,论辈分它可是爷爷辈的,大伙都笑了。虽然是玩笑,但也渗透了一定的道理,我们面对画面去观境往往置身其中,反过来我们置身实景去感受画境,就有一定的难度了。
一句“仰为鹿角,俯为蟹爪”也可能需要你用很长的时间去参透它,寻求自己的绘画语言首先要知道正确的办法,我在创作过程中很少有固定的法度,通常确定完题材,我总是先收集大量的资料,找出规律,画出不同形式的小稿,然后将所有的准备都扔掉不要,面对一张白纸看一段时间,一但落墨,犹如翻江倒海,势不可挡。虽然作品成功率不高,但出来的我相信绝对难以复制。
观境思法,自在于心,解衣般礴,万法自然。
加宏杰 写于中国人民画院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