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书法入画论

2已有 818 次阅读  2013-12-03 09:47
转载付家诚文章:


                              
書法入畫論

                                                                             付家誠/

 

      中國水墨畫,一直被認為是中國繪畫的主流,在中國繪畫史及相關論著中,也都中國水墨畫作為文化的沉淀和結晶視為民族的智慧和驕傲。然而就是這一繪畫的藝術形式,在近百年來,由於西方文化和繪畫的影響,倡導改革和創新的思維模式下走了一條漫長的探索之路。時至今日,東西文化交流更為頻繁,對藝術的理解和溝通更為便捷、知識資源共享的時代,為中國水墨畫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我們試圖用現代人的思想、觀念和方法,來重新認識中國水墨畫,在“再認識中國水墨畫傳統”中,提出了“書法入畫”這一課題。

 

                   一、再認識中國水墨畫

 

      什麼樣的畫是中國水墨畫?有關中國水墨畫的界定問題幾十年來說法不一,各持己見,可以講是近百年來的探討。今天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和國際文化藝術的交流,中國水墨畫是什麼樣的畫,在中國水墨畫的問題上就凸顯出來了。我覺得什麼是中國水墨畫,出現了令人模糊的概念,在向中國人的介紹中都存在著諸多的理解和認識,何況要讓中國水墨畫要走向世界,介紹給外國人,自己都不清楚,還能要別人清楚嗎?我認為這是當今中國水墨畫存在的一大問題。

    中國水墨畫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徵,東方繪畫藝術的代表,至今也還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神力量。在一個封閉狀態下要走向世界,這就需要世界瞭解我們,瞭解我們的文化,瞭解中國水墨畫,這才能走向世界。但是我們自已都不清楚什麼樣的是中國水墨畫,尤其是我們中國人、中國的水墨畫家、中國的大師都不能清楚,這就有必要認真地再認識什麼是中國水墨畫了。

 

    我們知道世界上任何一種繪畫藝術都是衍生于一種文化,對中國水墨畫而言,必然要從文化意識和表現形式這兩個方面來界定中國水墨的本質和特徵才是科學的方法。本文側重於從表現形式方面論證中國水墨畫,就中國水墨畫的繪畫材質和工具的使用而言,是保證一種藝術形式特徵的必要的物質條件,也是區別于不同繪畫種類的普通的識別常識。但這並不等於使用了中國的宣紙、毛筆和墨(黑顏色)畫出來的畫就是中國水墨畫。如果認為這樣等于是中國水墨畫,那就是最愚昧的無文化現象反映,以致丟失了自己的文化身份。

    一種繪畫藝術的產生和發展,是伴隨著一個民族的文化歷史發展而發展的,因此我們首先必須從中國繪畫的歷史來認識中國水墨畫。正是以中華民族的文化為主軸,以實現審美理想的追求日趨成熟和發展,代表著中國水墨畫本質特點的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內涵和獨特的繪畫藝術語言,包含著表現形式和技法技巧。但表現形式和技法技巧的本身不屬于藝術,這僅僅是以區別於其它門類繪畫的表現形式和技法技巧。表現形式和技法技巧是為了藝術語言的表達能力的需要而提高,并不是削弱其藝術語言的表達能力。如果把表現形式和技法技巧混同于藝術,那么對藝術的概念就模糊了,混同于工藝美術的形式美,使藝術唯美主義低俗化。

    但是工具材料的改進和創新(同時也包含著材料科學的研究和發展),與表現形式和技法技巧都是為了進一步表達和豐富繪畫的藝術語言,是為了文化特徵的加強而不是削弱。如果我們只強調工具材料和形式上的技法技巧在繪畫上的區別,就容易犯一個極大的錯誤:那就會忽略了藝術標準。如吳冠中先生的畫,只是在中國的宣紙上畫畫,是不是中國水墨畫?我看不是中國水墨畫。因為沒有中國水墨畫特有繪畫藝術語言“筆墨”。又如黃永玉先生畫得《荷花》可以講是用刷子及中國毛筆、墨、顏料,在中國宣紙上畫的,是繪畫的一種表現形式,但不是中國水墨畫。那麼什麼樣的畫可稱之為中國水墨畫呢?有筆墨藝術語言的中國水墨畫,如青藤、石濤、八大、鄭板橋、黃慎、吳昌碩等人的畫才是具有代表意義的中國水墨畫。因為他們作品代表著中國水墨畫在一個歷史階段文化形象,為中國人,外國人所認知,在視覺形式美感上,推進了中國水墨畫的“筆墨藝術語言”的發展。

    只所以稱之為“筆墨藝術語言”,是言指 “筆墨”在中國水墨畫表現中不僅僅是手拿毛筆、筆使墨的技法技巧,同時也有傳達具有一定文化特質的藝術形式的語言功能(如書法),使其充分地具有濃厚文化內涵的感情流露。在書、畫同源中外延的繪畫形式,容“詩、書、畫、印”為一體的平面構成關系。是體現畫家必須有一定的學養和聰慧才智的廣博的知識,如人文、詩詞、書法、冶印是不可缺知識,要求畫家“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一個很高的標準。但不可委曲求全,本末倒置而降低這一標準,否定“筆墨”而落入一般的繪畫形式。

     我們中華民族是世界公認的偉大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作為中國水墨畫,這一視覺藝術表現形式,始終脫離不了民族文化的範疇,如果違背這一規律,逾越這一範疇界定就漠糊了。只能具有中華民族文化特質和內涵的繪畫,才是中國水墨畫。這裡是指在中國水墨畫中所體現出來的中華民族文化特質和內涵。在今天看來,由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更需要深度認識中國水墨畫傳統。

    中國水墨畫經歷了一個長期的封閉狀態。雖然近百年來的新文化運動和西方繪畫、色彩、素描的引進,與西方繪畫觀念的碰撞,中國水墨畫的觀念更新,技法技巧技的提高,是乎並沒有使中國水墨畫從本質上得到突破,改革創新進展步履艱難。中國水墨畫似乎基於完美的藝術形式,頑固地保留自已形態。是乎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礙與現代存在著一定的距離,而未盡其人意。於是乎就出現了李小山的中國畫“進博物館” 論,吳冠中的“筆墨等于零”論。這樣草率的結論。就在於沒有更深層次的研究和開發中國水墨畫的文化持質和內涵。

    中國水墨畫是一個自律性很強的體系,又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有“大道天成,反撲歸真”、“道法自然”哲理,沒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是很難體驗其“天人合一”和“物我兩忘”的境界。充分體現畫家的自我意識,其“畫如其人”之說是有其中道理。也正是現代人所追求的藝術個性化、人性化的現代藝術理念,隨著這一思維模式體驗和追求,再認識中國水墨畫傳統,其表現形式并不是封建落后的形式,石濤的“筆墨當隨時代”一語就論定了中國水墨畫的筆墨藝術語言的人性化。很清楚的講了古人是古人的筆墨,今人是今人的筆墨,那么將來則是將來人的筆墨,筆墨才是中國水墨畫的藝術語言,離開了筆墨應該不算是中國水墨畫,我認為古人如此,今人如此,將來也是如此。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