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听觉、触觉上的美感,这乃是艺术的表现语言。有感性就会在表现上有语言的差异,我们可以从艺术作品的差异中感受来自不同角度对生活的认识与感悟...。美术,是表现美的视觉艺术,而没有美的形式存在,就会失去美术这门艺术存在的价值。思想(包括哲学)领域混沌的东西,这不是美术应有的、擅长表现语言,更不要说通过美术的表现语言来阐述至今都出版了无数的学术巨作也难以辨明意识领域的雌性的作品会给人们的视觉带来视觉的美感了。
严谨、缜密、逻辑等这些理性下产生的所谓创作,只会是教课书的典范,在艺术的范畴中没有什么审美的价值,当然会带来一些视表现技法为艺术的崇拜与追随者。这就是当今美术给人们的观感:内容(思想性)、故事、像、漂亮(这基本上都是本来面目写生而得)。而一个作者的审美世界、审美的角度、对美的认知与感受我们一无所获,这还能谈得上美术二字吗?
如果说当今国内的艺术远远落后于一些西方国家,那就是审美导向上出了问题;表现被抑制,而技法的娴熟细腻被推崇,所以有了“美”(术)的标准化,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的美术作品,形式感与表现的手法上与文化革命之前没什么差别。美术,被一些披着艺术家的外衣实质上骨子里就是一个太监模样的当做献媚及投机钻营的工具,因而堂而皇之的座上了政治家们认可的艺术权威宝座。致使当今中国的艺术,尤其是美术界的现状,表现的不是美,是美术的技法(包括传统技法)、是口号等,同时我们也看到分化和叛逆,甚至一些畸形(作品)。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