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创新人才

已有 699 次阅读  2015-10-24 23:13   标签教育部  群体性  努力学习  个性  创新 

我们在教育培养的过程中,就没有差异性的培养,而都是群体性意识的培养,面对当前转型、调整结构的问题,创新意识突出出来了,可是,对于创新谈何容易,一切都感觉力不从心……。
勤劳也可以从努力学习中培养,听话守纪律可以从规范化的制度要求中培养,可恰恰个性化、兴趣差异化、独立思维等这些方面需要从教育、社会意识等方面去加强与引导,而这方面是我们表现最差的,甚至可以说无表现。我们的学校没有个性化培养的要求与氛围,而是泯灭个性。在学校,考试是学习的唯一标准,并且是决定未来一生的关键所在,如此之命运攸关,谁敢忽视它的存在呢?所以我们看到大批的从学校培养出来的不是栋梁而是丛林,更是与这个时代所要求与需要的新型人才相悖,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教育的失败,不客气的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学生越来越多的产生厌学、辍学现象,这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现象,和一个个家庭的矛盾与负担,学校往往是把学生学习的好坏责任推给了家长,而我们的教育部们却依然因循守旧,没有什么根本性质的改革举措。如今国家经济发展面临转型阶段,需要创新人才涌出来推动持续发展的时候,深感这种资源的匮乏,更让人感到一种悲哀;泱泱大国,十几亿人口,千所大学,培养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如此与时代、社会脱节的‘人才’是国家发展的依靠还是负担?
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这是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国家领导人为此强调和下大力气抓创新、创业,让知识与智慧成为我们新的生产力与增长点,为国家的经济与发展带来更强大的推动力。时不我待,积极的改变我们的教育体制,适应时代的要求是当务之急。新型的人才不繁荣,国家就不可能保持持续的繁荣昌盛。抓住时代的机遇,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国家经济持续并快速发展的保障。所以,改变观念,提高认识,敢想敢干,敢于突破,营造创新的意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没有创新的意识,只有旧有传统思想与观念,这只能制约我们跟上时代的步伐,更谈不上超越了。年轻不代表就会有创新意识,比如我们现在的九零后、零零后,在传授知识上,依然是被动的并且是更喜欢接受对错的结论,这就是让人看到痛心的现象。要说我们这么多年从大学培养出来也不乏有创新的佼佼者,但我们可以从比例上看一下,再从学习优劣上看一下,就可以知道它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了。
‌我们固步自封与世隔绝多少年?我们内部阶级斗争多少年?我们论资排队多少年?中国需要在观念上打破传统的束缚,更加的敞开胸怀,包容一切与自己尤其是传统差异的文化、观念、思想等,这是创新人才成长需要的环境与土壤,值得我们期待与梦想,我相信,凭着中国人的智慧,未来中国发展将无可阻挡!
写于麦当劳餐厅

分享 举报